首页>>未解之谜>>历史未解之谜正文

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


  东汉末年,民不聊生,黄巾军起义,盗贼纷起,天下纷争,豪杰并立,各方经常厮杀不已,朝廷已经没有能力节制诸侯们的行为,但是,对于朝廷的尊敬,在一般普通人的心中还是存在的,也因此,诸侯们行动的时候每每喜欢强调自己的正统,说自己奉了谁谁的密诏,将对方打作谋反者与不君者,在舆论上取得先机,获得优势。
 

    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子是谁


  天子指的是:周天子汉献帝 
.  
       汉献帝的时候,天下更是大乱,因宫廷内乱而到京的董卓,依靠自己的武力专权,作威作福,目无朝廷;司徒王允用连环计诛董卓;董卓的将领杀王允;李傕、郭汜一个劫皇帝,一个劫公卿,相互交战不已。

  建安元年,曹操率领青州兵,杀入长安,迎天子汉献帝易都许昌,自此之后,曹操对内以武力挟持朝廷,对外以天子名义号令诸侯,南征北战,四方征讨,抢下了大片的江山。在三足鼎立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。

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

  更重要的是,由于汉献帝在曹操处,很多报效国家的人还以曹操为正宗,纷纷投奔而来,使得曹操处人才济济,一片繁荣景象。

  一朝天子一朝诸侯,那些个诸侯是汉家的诸侯,凭什么听你魏家的皇帝

  还是做个完备的补充吧,免得又有扯淡的嫌疑

  如果这个问题仅仅有前半部分,就是一个需要讨论的历史问题,可以分析局势,各种原因,来看这样的策略究竟是怎样制订的,但是添上后半部分,就只能用上边那句话来回答了,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当时的各路诸侯(镇压黄巾起义时崛起的各地军事地主)基本上都是汉皇帝封在各地的官僚守军,当然也有刘备这样,扯个汉室宗亲的旗子成长起来的军事集团,仍然是唯汉家天子为尊的,所以,即便是曹操自立为王,或者强逼献帝禅位给他,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,枪打出头鸟,当初袁术的势力不可谓不大,一朝称帝,群起攻之…… (历史补充: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“曹操不是**人,**个干这事的是齐桓公,挟的是周天子。这是公认的。至于曹操,他的确干过这种事。不过那是当时他的反对派的说法。 他自己的说法是“迎天子而治天下”,不是“令诸侯”。但这事他确实干了。至于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,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。)
 

       为什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?


  从曹操这一方面来说,这个策略是毛玠提出的,原话是:奉天子以令不臣……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,而同时沮授给袁绍提出的策略是这样说的:挟天子而令诸侯,蓄士马以讨不庭,说法不大一样,但是意思是一样的,都是说的一种策略: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,把他们都打服了,成就霸王之业(这里最主要的就是霸王之业,而不是帝王之业,从这里是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只是收服各地军阀当老大,而不是统一全国……嗯,是不是觉得挺眼熟的)。

  从曹操的实力来讲,虽然不像刘备那样一直处于甩尾巴的位置,但是跟袁绍刘表马腾袁术甚至吕布比起来,只能算是中等水平,从他的地理位置来看,又正好处在中原地区,属于四面都有强敌的情况,他只能拿起汉献帝这个挡箭牌(各路诸侯的弃子),把服气的收拢,把不服气的借天子的名义打服,另外,当时的很多人才“正统”的思想比较严重(比如曹操很重要的谋臣荀彧,一直是有振兴汉室这样的愿望的),借天子的名义,还可以吸纳更多的人才

  对比失败反例和成功范例,董卓袁绍都有过这样的机会,偏偏董卓只知道挟天子,不晓得令诸侯,袁绍是一时犹豫,回过味儿来想把天子夺过来,时机又过去了。成功的范例,比如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(即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)和晋文公(践土会盟),都是打着天子的旗号,“团结大部分(听话的),打击一小撮(不听话和犹豫的)”

  综上……其实……好像跑偏了……欢迎批评指正(年纪大了,记性不大好)



文章来源:ufo110线索网http://www.ufo110.net/原文地址:http://m.ufo110.net/Mysteries/history/2843.html
相关文章推荐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