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神宗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,苏东坡调离京师,被派任杭州通判,赴任途中路经镇江畅游金山。11月3日,金山寺老僧留他夜宿金山观落日,巧逢奇景,堪称佳话。这天晚上,夜空漆黑一片,苏东坡看到大江中出现了一个发光体,强烈的光使栖居在江边林木里的鸟都受到惊扰。他看得真切、清楚,特地在诗中亲自注解“是夜所见如此”,以强调其真实性。
即非幻觉,又非仙境,他百思不得其解,自我发问“非鬼非人竟何物?”这颗“明珠”用强光隐蔽着自己的真面日,以灵敏的速度来去无踪,难道是一位不速之客从天外来到我们这个星球吗?下面将苏东坡的诗摘抄如下,供参考。
游金山寺
我家江水初发源,宦游直送江入海。
闻道潮头一丈高,天寒尚有沙痕在。
中泠南畔石盘陀,古来出没随涛波。
试登绝顶望乡国,江南江北青山多。
羁愁畏晚寻归楫,山僧苦留看落日。
微风万顷靴文细,断霞半空鱼尾赤。
是时江月初生魄,二更月落天深黑。
江心似有炬火明,飞焰照山栖乌惊。
怅然归卧心莫识,非鬼非人竟何物?
江山如此不归山,江神见怪惊我顽。
我谢江神岂得已,有田不归如江水。
北宋神宗时代,中国著名的大学者沈括(公元1031-1095年)隐居在长江岸边的润州(即今江苏镇江),写成一部名著,叫做《梦溪笔谈》,距今已900多年.《笔谈》的卷二十一记述了中国最有名的一则飞碟案例。
文章说:.嘉枯中(北宋仁宗第九次改年号),扬州有一‘珠’甚大,天晦多见。初,出于天长县破泽中,后转入璧社湖,又后乃在新开湖中,凡十余年,居民行人常常见之.
“余友人书斋在湖上,一夜,忽见其‘珠’甚近。初,微开其房,光自吻中出,如横一金线.俄顷,忽张壳,其大如半席,壳中白光如银珠,大如拳,烂然不可正视。十余里间,林木皆有影,2004年在刃西哥燕库求上空拍娜的不明飞行物照片如初日所照。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。倏然远去,其行如飞,浮于波中,呆果如日。古有明月之珠,此珠色不类月,荧荧有芒焰,殆类日光。
“崔伯易尝为《易珠赋》中.伯易高邮人,盖常见之。近岁不复出,不知所往.
“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,行人至此.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。名其亭为‘珠珠’。”
这篇记载绝不是来自梦境或幻觉和神鬼传闻,而是一篇纪实文。今天,我们#p#副标题#e#来重温这篇笔记,对生平治学极为严谨的北宋中国著名科学家应该是无可怀疑的了.从其中的记录,还可以看出几点,值得探索研究:
一、所记述物体,绝不能解释为陨星、陨石或星体发光,生物发光,雷电发光,地震闪光等。极可能是900年前降临中国东部的UFO—极可能是飞行器一类的东西。
二、古人头脑中概念简单,竟呼之为“珠”,从中描述,它完全像上下相扣的“碟形”,中间有一排窗孔,其孔为圆形,中有强光射出,真像银珠,令人目眩眼花,不可正视。又由于颇像阳光那样强烈,才会出现湖天如被野火映红,树林影似朝晖所照。
三、由于几年内UFO都在此地出现.可否意味着扬州一带900年前曾有UFO的基地?
四、飞行器呈球形,降落湖泊最安全。拿现在的“阿波罗登月船”印证,当它返回地球,溅落太平洋水面,当然是再理想不过的了。
那么,崔伯易的赋又是怎样作的呢?据(古今图书集成·方舆汇编·职方典765卷·扬州府部艺文之八》记载:
《珠湖赋》(又名《感珠赋》、《明珠赋》)。其略云:“高邮西北,有湖名璧社,近岁夜见大珠,其光烛天。尝问诸渔者,皆言或遇于他湖中。有谋之者,则风辄引船去,终莫能致。”
“则是珠也,若海月之升,含彩吐耀,周隅皆明.”
“艳奔星之光芒,吸流靡之精英。木散影兮扶疏,草露实兮红青:林鸟惊而移林,君犬愕而争鸣!”
如果把《赋》意翻译出来,便是:
这神珠如海天升起的朗月之光明。奇彩夺目,光华闪亮如巨星。
它聚拢流星的耀辉,
它吸引露珠的精晶,
它使茂林投入萧疏的长影,
它叫野草从闪灼红青的彩晕。
它令宿鸟从投林中飞起徘徊,
它叫黄犬傍柴门狂吠声声。